江蘇鋼結構工程施工涉及工廠預制、現場吊裝、高空作業、焊接連接等多個高風險、高精度環節,其質量與安全直接決定結構的承載能力、抗震性能及耐久性。以下從安全管理、質量控制、進度協調、環境適應及后期維護五大核心維度,詳細梳理施工各階段的關鍵注意事項,覆蓋從前期準備到竣工驗收的全流程。
后期驗收與維護:保障長期安全
鋼結構工程驗收合格后,需做好后期維護,延長結構使用壽命,需注意以下事項:
1. 驗收關鍵事項
資料完整歸檔:
驗收時需提交全套資料(深化圖紙、材料檢測報告、焊縫探傷報告、防腐防火檢測報告、隱蔽工程記錄等),資料需符合《建設工程文件歸檔規范》(GB/T 50328),保存期限≥50 年。
整體性能檢測:
對大跨度結構(如體育館網架)需進行荷載試驗(施加設計荷載的 1.2 倍,持荷 1 小時),檢測結構撓度(偏差≤L/250)、節點變形(無明顯位移),確保滿足承載要求;
驗收合格后,需出具《鋼結構工程竣工驗收報告》,由建設、設計、監理、施工單位共同簽署,方可交付使用。
2. 后期維護要點
定期防腐維護:
內陸地區每 5-8 年檢查一次防腐涂層,沿海地區每 2-3 年檢查一次,發現涂層剝落、生銹,需及時清理銹跡(用砂紙或噴砂除銹),重新涂刷底漆和面漆。
防火涂層檢查:
每 3-5 年檢查一次防火涂層,若出現開裂、脫落(面積≥10%),需重新噴涂防火涂料,確保耐火極限符合設計要求(柱≥3 小時,梁≥2 小時)。
結構安全監測:
對超高層、大跨度鋼結構(如 100m 以上高樓、50m 以上跨度場館),需定期(每 10 年)進行結構健康監測(用傳感器檢測構件應力、撓度),若發現應力超標、撓度增大,需及時采取加固措施(如增加支撐、粘貼碳纖維布)。
總結
江蘇鋼結構工程施工需以 “安全為前提、質量為核心、進度為保障、環境為適配”,從高空作業防護、吊裝安全管控、構件精度控制、多專業協調到后期維護,每個環節均需嚴格遵循規范與設計要求。尤其需注意焊接、螺栓連接等 |